肖宏,伍军红,孙隽.学术期刊量效指数(JMI)的意义和作用.编辑学报,2017,29(4):340-344 |
学术期刊量效指数(JMI)的意义和作用 |
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journal mass index for academic journals// |
投稿时间:2017-01-04 修订日期:2017-01-04 |
DOI:10.16811/j.cnki.1001-4314.2017.04.010 |
中文关键词: 期刊量效指数 期刊影响力指数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载文量 |
英文关键词: journal mass index journal clout index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Authors〖DK |
基金项目:*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14BTQ055)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1222 |
全文下载次数: 1182 |
中文摘要: |
在学术期刊的计量评价指标体系中,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2项最为重要的指标,占据了较高的权重;但是,期刊办刊历史长短、发表论文多少、出版周期长短、学科人群多少等都会影响总被引频次的大小。尤其是一些发表大量低水平论文的期刊,依靠论文数量众多,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总被引频次;但其影响因子却很低,论文质量很差。如何客观甄别这类论文数量巨大而质量效益不高的期刊?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衡量期刊量效关系的指标——期刊量效指数(journal mass index,JMI)。“量”指期刊的发文量,“效”则引入期刊影响因子。JMI定义为某刊影响因子与该刊影响因子对应的发文量的比值,意义是平均每篇文献对该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。JMI能客观反映同一个学科中量大质低的期刊的“臃肿程度”。在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(2016版)》中,JMI被应用于修正期刊影响力指数(CI)排序,使CI排序更准确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科影响力排名。实践证明,JMI是一个对学术期刊量效关系进行客观评判的有用的计量指标。 |
英文摘要: |
The impact factor |
查看全文
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